湖南以前叫什么名字
湖南以前叫湘楚,湖南省界于北纬24°38′-30°08′,东经108°47′-114°15′之间,东临江西,西接重庆、贵州,南毗广东、广西,北连湖北,总面积21.18万平方千米。
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,距今1.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,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。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、百濮与扬越之地,据宁乡县、安乡县、津市、澧县、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,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,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,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。
湖南古时候叫什么
楚、长沙郡、荆州、湘州、荆湖南路等。
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,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。秦统一中国后,实行郡县制,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、长沙郡。
西汉实行州、郡、县三级制,与封国并行。王莽新朝曾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,桂阳郡改南平郡,武陵郡改建平郡,零陵郡改 九嶷郡。东汉时恢复原郡名,但长沙不再立国而保留长沙郡。
西晋时,湖南分属荆州、广州。东晋偏安江左,湖南分属荆州、湘州和江州。宋朝分全国为路,路下设州、府、军、监,各辖若干县。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。
扩展资料
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、道、府(直隶厅、直隶州)、县(散厅、散州)四级制。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,湖广右布政使、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。湖广行省南北分治,湖南独立建省。
清代湖南总计分4道、9府、4直隶州、5直隶厅(不辖县)。直隶州、直隶厅直接隶 属道与省,而不由府管辖。县以外设有散厅、散州,受府节制,相当县一级。湖南有散州3个,散厅1个。作为基本行政单位的县和散州、散厅,包括不辖县的直隶厅和直隶州在 内,共有77个单位。
参考资料来源:湖南省人民政府-湖南概况-历史沿革
湖南古代称为什么
湖南在古代被称为”三湘“,“三湘”是“潇湘”、“蒸湘”、“沅湘”的简称。
在古代很多地区都有别称,像北京在古代先后被称为蓟城、燕都、燕京等等,那么湖南在古代称什么呢?下面我来给大家科普下。
详细内容
01
第一种说法
“漓湘”、 “潇湘”、“蒸湘”统称“三湘”,阳海山现称阳朔山,阳朔山立有一块“湘漓分派”大石碑,人们通称“漓湘”。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,与发源于九疑山的潇水汇合后向北奔流,这一段为湘水中游,称“潇湘”。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,与蒸水合流,为湘水的下游,称“蒸湘”。
02
第二种说法
将湘潭、湘乡、湘阴,合称三湘。但湘潭、湘乡、湘阴分布在湘北、湘中,也无法概括湖南全省。
03
第三种说法
将“三湘”用作湘北、湘西、湘南三地区的总称。虽然这种说法比前两种说法涵盖的地域范围要广,但又把湘中、湘东遗漏了,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。
04
第四种说法
潇湘、资湘、沅湘之谓“三湘”。蒸水短小,还不如耒水、洣水、舂水、渌水、涟水,所以去掉漓、蒸二湘,留下潇湘。又因湘水北流至湘阴北之临资口汇合资水,故叫资湘。再湘水北流至岳阳县西中州汇合沅江主洪道而称沅湘,真正包括湘、资、沅、澧“四水”的所有流域地区。